红色研学课程
栏目:培训课程 发布时间:2025-02-14 人气:

红色研学——董存瑞烈士陵园


image.png

 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(今河北省)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。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,后因家贫辍学。抗战爆发后,家乡成为抗日游击区,13岁时他曾掩护八路军干部躲过侵华日军追捕,1943年被选为南山堡村第一任儿童团团长,被誉为“南山堡的王二小”。1945年春,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,同年7月参加八路军。1947年3月,在平北整训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  1948年5月,解放军攻打隆化城,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,他任爆破组组长。战斗开始后,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、5座碉堡。连队发起冲锋时,却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,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。董存瑞挺身而出,向连长请战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,冲向暗堡,前进中左腿负伤,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。因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,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,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,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,右手拉燃导火索,高喊:“为了新中国,冲啊!”敌人碉堡被炸毁,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,牺牲时年仅19岁。

  董存瑞牺牲后,部队授予他“战斗英雄”和“模范共产党员”的称号。1948年6月8日,11纵队党委决定,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、模范共产党员,命名他生前所在的6连6班为“董存瑞班”。1950年,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上,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,成为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。

  董存瑞烈士陵园是全国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陵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。园内有纪念牌楼、烈士纪念碑、董存瑞烈士塑像、烈士墓、纪念馆、碑林等13项主体建筑。并珍藏了老一辈革命家、学者、知名人士为存瑞烈士的题词、书画210余件。

image.png


研学收获


1.坚定理想信念:在董存瑞烈士陵园,通过聆听董存瑞为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事迹,近距离感受英雄遗物背后的故事,深刻领悟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。这种精神激励在新时代树立远大理想,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

2.培养爱国情怀:董存瑞在民族危亡之际,舍生取义,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。在研学过程中,能深切体会到这种深沉的爱国情怀,从而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,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,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,积极参与国家建设,为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而努力。

3.增强责任担当:董存瑞为完成战斗任务,肩负起爆破敌人碉堡的艰巨责任,展现出非凡的担当精神。在研学中,会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,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担当,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,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4.提升意志品质:董存瑞在战斗中面临生死考验,仍顽强拼搏,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。通过研学活动,能汲取这种精神力量,在面对学业压力、就业竞争等困难时,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,不轻易放弃,努力克服困难,实现自我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