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文化研学——金山岭长城
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,这里地形复杂,山峦起伏。长城依险峻山势而建,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,在山脊、山谷等关键位置设置关隘、敌楼等防御设施,形成了坚固的防线。
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由大将徐达主持修建,以抵御元朝残余势力及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。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,北京成为政治中心,金山岭所处的燕山山脉是拱卫京城的重要屏障,战略地位愈发重要。因此,在明隆庆元年(1567年),戚继光将军任蓟镇总兵期间,又对金山岭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和扩建,使其防御体系更加完善。
金山岭长城是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工程,有效抵御了外敌入侵,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安全和稳定,为明朝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,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金山岭长城建筑风格多样,敌楼密集,有砖楼、石楼、砖木结构楼等,形式有方形、圆形、扁形等。城墙造型丰富,有马道、垛口、射孔等,工艺精湛,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,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。
金山岭长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、团结一心的精神象征。它见证了中国古代边防的发展历程,蕴含着丰富的军事文化、建筑文化等,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研学收获
1.深化历史认知:通过实地观察和专业讲解,能够深入了解长城的修筑历史、军事防御体系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略意义。这有助于拓宽历史视野,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、军事和社会发展脉络,培养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。
2.激发爱国情怀:金山岭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,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血汗,承载着民族精神。身处其中,能直观感受到长城所蕴含的坚韧不拔、保家卫国的精神力量,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,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。
3.提升文化素养:长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、军事文化和民俗文化。在研学过程中,可近距离欣赏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,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,深入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提升自身文化素养。
4.培养责任担当:金山岭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,在研学中会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,激励他们在新时代积极进取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